上海:邬达克之外,更有公和洋行
作者: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时间:2015.06.10
说起外滩建筑的设计者,很多人会提到邬达克,这位匈牙利设计师在上海的知名度很高。活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邬达克,在上海留下了不少时尚摩登的漂亮建筑。然而,另一个应与他同样响亮的名字却鲜被提及,那就是乔治·威尔森。如今每年年底,外滩倒计时灯光秀的“舞台”——外滩12号和13号,就是出自他的设计。
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他,如果没有他从“有利大厦”开始的上海建筑之旅,外滩让我们铭记的天际线就不会是今日之模样。
而讲到威尔森,就必须从他背后的公和洋行说起。
在外滩,一定不会错过这四个字
去外滩走一遭,在老建筑的铭牌上,你一定不会错过这四个字—公和洋行,因为它的出现频率实在太高了。
在外滩现存的23幢临江历史建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中,有9幢就是公和洋行“出品”。
不仅仅在上海,公和洋行在远东地区都有着“深深的脚印”,该机构在亚洲不少城市,特别是上海和香港,留下了大批风格多样的优秀作品。有评价说,公和洋行对上海外滩和香港中环这两个城市中心区的风貌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在他的著作《上海百年建筑史》一书中写到,“公和洋行的作品几乎成了上世纪整个二三十年代上海建筑的缩影。”
公和洋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68年,由英国建筑师威廉·萨尔维在香港创立。1858年,他从英国出发,途经香港前去探望在澳洲的父母,却在香港停留了下来。十年后的1868年10月1日,他在香港开创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也就是公和洋行的前身。
而要说起公和洋行英文名称的由来,则与两位建筑师有关,1880年代,年轻的建筑师巴马(C.Palmer)加入该事务所,不久他参加汇丰银行总行大厦(第二代)的设计竞赛并获胜,他的成功奠定了巴马在事务所的地位,他成为此后近30年事务所的设计主持;1895年,他和合伙人、结构工程师丹拿(A.Turner)两人被授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资格,事务所因此以他俩的名字重新命名,这才有了Palmer & Turner(P&T),所以,“巴马丹拿”指的也是这家事务所。
外滩三号的前世今生
而公和洋行与上海的缘分则始自威尔森。
时光倒回1912年。当时,32岁的年轻建筑师威尔森把公和洋行带到上海。他从香港被派到上海就是为了开拓市场而来,他为公和洋行在上海拿下了第一个项目—中山东一路4号有利大厦,也就是现在改造后被称作“外滩三号”的这栋楼。
这是上海第一座采用钢框架结构的建筑,外观基本属于仿文艺复兴风格。1916年大楼建成,英文《远东时报》 称其为最值得关注的建筑设计进步之一。“建筑的线条十分美丽,结构也优雅到了极致。对于公和洋行的建筑师来说,实在是一座值得纪念的丰碑。”报道如此称赞。
作为后人,确实能通过文字描述想象一下这幢建筑大约一个世纪前的气派模样—底楼连续券拱的柱础是花岗石的,支撑着假石贴面的砖墙。主入口的两侧竖立着巨大的花岗石柱,上面是有雕饰的山形墙,将来客引向壮观的门厅;大楼的一到五层曾出租为办公室,一楼的大办公室三面都有窗,是当时上海最大的无隔断办公室;大楼顶层是配有屋顶花园的高档公寓,可以欣赏美丽江景。这个高度既能享受凉爽的江风,又隔绝了黄浦江畔路面的尘嚣,在申城湿热的夏天十分舒适。
建筑师最会挑地方,为燕京大学做规划设计的美国著名建筑师茂飞就相中了这个顶楼。1918年他到上海发展,把公寓和事务所都安在这里,认为这是城中最棒的大楼之一。
作品成为上海建筑发展的缩影
毫无疑问,公和洋行一炮打响,由此也在上海滩站稳了脚跟。几年后,威尔逊和洛根成为事务所的正式合伙人和主持人,公和洋行的总部也从香港迁至上海,办公地就在有利大厦。
此后直到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公和洋行在上海连续赢得了一个个重要项目,陆续设计出了一批颇具水准的建筑作品—江海关大楼、沙逊大厦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大楼等,成为上海实力最为雄厚的建筑设计机构,用“叱咤风云”来形容当时的公和洋行一点不为过。尤其是被称作“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的白令海峡最华贵建筑”的汇丰银行大楼,更是事务所引以为豪的代表作。
除了外滩建筑外,公和洋行还曾设计建造永安公司大楼。1918年开办的永安公司,其独创的商场布局影响了整个上海的百货业。时至今日,其大多数作品都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换个角度看,在公和洋行的作品中,也微缩了20世纪初上海建筑的发展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公司对在上海发展的信心渐减,更于1939年关闭上海办事处。撤出后,事务所继续以香港为基地发展业务,一般多采用“巴马丹拿”的中文名称。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间,事务所在香港陆续完成了20多座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多数都属于现代风格的摩天大厦。与以往相比,该机构的建筑呈现出多元丰富的特色,赢取过诸多奖项。
在销声匿迹大陆市场半个多世纪后,这家事务所于上世纪90年代重返申城。虽然并没有叫回“公和洋行”这个名字,而是用了“巴马丹拿”,但当年的口碑及影响力仍帮助它迅速获得认可。目前,巴马丹拿的合伙人已经不单只有英国背景,而是来自世界各地,其中也有相当比重为中国香港建筑师。2003年,该机构在全球排名第52名。